廉政时评
“拆墙还景”算的是长远账
暑期来临,在江西省南昌市,作为“中国四大名楼”之一的滕王阁迎来客流高峰。各地游客来此登楼,凭栏远眺,希望一睹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的景色。
过去,滕王阁约120亩的收费景区被围墙圈起,游客为看江景要买门票,市民散步也得绕着景区走,依江而建的历史名楼,反而成了阻隔人与江、城与景的屏障。2024年,南昌市全力推进滕王阁景区“还江于民、还岸于民、还景于民”及北扩工程,拆除围墙后,滕王阁景区约90%的区域免费开放。
起初,有人担心免费区域扩大,会导致管理成本增加、门票收入减少,影响景区发展。然而工程竣工后,今年一季度滕王阁免费区域接待游客超330万人次,核心景区迎来游客109.78万人次,同比增长21.84%,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加16.18%,沸腾的人气让一开始的担忧成了“杞人忧天”。
“拆墙还景”算的是长远账,让群众得了实惠,也为景区带来了更多人气,人气旺了,效益自然就好了。守着“卖门票”的“舒适区”固步自封,虽然能带来一定的稳定收入,但终究是把更多的游客挡在了门外,也把更多发展的机会拒之门外。滕王阁景区“还江于民、还岸于民、还景于民”带动了人气,更带动了周边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,对景区而言,这既是一条新的发展路径,更是对自己的一次优化升级,是对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的一次提升。“舍”与“得”之间,重要的不仅是免费,还是免费之后如何把“流量”转化成“留量”,让慕名而来的游客能够拥有更好的旅游体验。游客尽兴而归,景区自然也能越来越红火。
文旅产业当以人为本,让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更好地服务公众。在完善配套设施、丰富产品供给、优化文旅服务上下足功夫,让游客在体验名胜古迹的恢宏壮丽和历史积淀的同时,感受到良好的人文关怀,才能为景区吸引人气、积累口碑、增加流量、实现营收。正所谓,优质服务到位了,人气自然能够持久;良好口碑有了,发展自然能够长远。这是一个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良性循环。(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张冰)